北交所的成立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也防止了少量资本垄断成长型企业的投资。那么北交所上市对公司治理结构有哪些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交所上市对公司治理结构要求
上市公司应当增强公众公司意识,保持健全、有效、透明的治理体系和监督机制,保证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规范运作,督促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忠实、勤勉义务,明确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全体股东合法权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益。
北交所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北交所是由新三板市场深化改革而来,是先存量市场改革,后增量改革的逻辑。存量市场改革的重点在于解决存量市场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自2013年新三板市场正式运营至今,长期存在以下两大核心问题:第一,在资金端,市场整体流动性较差,使得挂牌企业定价难、融资难;第二,在资产端,挂牌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企业整体“鱼龙混杂”。
这也使得市场在投资端与融资端的核心功能长期存在一定的缺失,即投资者无法实现资产配置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大量优秀挂牌企业难以实现融资发展。而本次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核心目的便是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让广大的投资者拥有投资参与分享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红利。
其次,北交所将与上交所、深交所形成行业与企业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互补,以及良性竞争。目前,上交所与深交所分别有科创版与创业板作为差异化板块。科创板的行业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简单来讲就是硬科技型企业;而创业板行业定位于创新、创造、创意,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而北交所行业定位将重点放在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微观主体,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而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是重中之重。
那么何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正是在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所提出的要发展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体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北交所上市对机构独立的要求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及其他内部机构应当独立运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内部机构与上市公司及其内部机构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和规定程序干涉上市公司的具体运作,不得影响其经营管理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