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其实对于股权激励都是认可的,对于员工来说,其身价不仅取决于固定工资的高低,更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股权或期权的数量和价值。拥有股权或期权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满足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筹码。那么非上市公司有哪些股权激励模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目录
股权期权激励模式
限制性股权激励模式
业绩股权激励模式
股权增值权激励模式
股权期权激励模式
(1)、非上市公司股东人数:获得股权期权的总人数以及公司原有股东的人数总计不能超过50人(有限责任公司)或200人(股份有限公司)。
(2)、未来一定期限:含三个概念,一是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0年,自股东大会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之日起计算;二是行权限制期,即股权授予日至股权生效日的期限;三是行权有效期,即股权限制期满后至股权终止日的时间。
(3)、确定的价格和条件:即行权日购买股权的价格以及行权的条件。
(4)、权利:股权期权是公司赠与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义务。
更多资讯:股权激励成为A股上市公司优化全面薪酬体系的重要工具
限制性股权激励模式
(1)、业绩目标:一般选择公司的某项战略目标后作为业绩目标。
(2)、授予价格:授予价格一般是无偿赠送或远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
(3)、限制权利:股权出售受到限制,如时间限制,且不得转让,公司有权收回或回购受限股权。
业绩股权激励模式
实施业绩股权计划关键点是“公司事先规定的业绩指标”。在业绩股权激励模式中,通常很多公司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考核标准。在这种模式中,公司和激励对象通常以书面形式事先约定业绩股权奖励的基线。ROE达到某一标准时,公司即按约定实施业绩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得到股权;ROE每增加一定比例,公司采用相应比例或累进的形式增加股权激励数量。
股权增值权激励模式
(1)、一定时期和条件:即规定时间内获得规定数量及一定比例的股权股价上升所带来的收益,条件为相关政策规定的约束性条件及完成一定业绩目标的激励性条件,且不低于20%需在任期考核合格后兑现.
(2)、股权兑现和权力:股权增值权的兑现只针对股权的升值部分;股权增值权的授予对象不拥有这些股权的所有权,自然也不拥有表决权、配股权。
更多资讯:A股上市前能否对与员工进行股权激励
企业上市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