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固定的融资渠道
﹡得到更多的融资机会
﹡获得创业资本或持续发展资本
﹡募集资金以解决发展资金短缺
﹡为了降低债务比例而采用的措施
﹡在行业内扩展或跨行业发展
﹡增加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持股人出售股票
﹡管理者收购企业股权
﹡对雇员的期权激励
﹡取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竞争地位


(数据截至2020年12月22日)
科创板审核问答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二)》(上证发〔2019〕36号)就工会持股、申报前后新增股东、出资瑕疵、实际控制人认定、主要资产或技术依赖、共同投资、三类股东、对赌协议、特殊控制权归属认定、客户集中度较高、持续经营、财务内控不规范、第三方回款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等16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要求申报会计师核查的事项如下表所示:

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
同时由于法律法规的修订,删除了对创业板“主要经营一种业务”的认定一项问题解答。其中,对于准备在上市后实施的期权激励计划、信息系统和资金流水,修订后的问题解答明确要求申报会计师发表核查意见。这对注册会计师的IPO申报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在以前监管政策和中注协的相关审计准则问题解答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问题15:对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与发行人从事相同或相似业务的公司,要求披露未来对于相关资产、业务的安排,以及避免上市后出现同业竞争的措施。
问题26:要求充分论证相关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合理性;对设定服务期的股份支付,股份支付费用应采用(此前为“可采用”)恰当的方法在服务期内进行分摊。
问题27:增加工程施工业务在新收入准则下的处理要求。
问题28:增加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在预期信用损失法下的计提要求;明确发行人不应以历史上未发生实际损失等理由而不计提坏账准备。
问题41: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增加违反内部资金管理规定对外支付大额款项、大额现金借支和还款、挪用资金等重大不规范情形。
问题46:对经销商模式下的收入确认核查,核查方法增加合同调查。
问题47:要求关注劳务公司是否为独立经营的实体,发行人与其发生业务交易的背景及是否存在重大风险。

明确要求会计师核查的事项包括:持续经营能力、对赌协议、涉密信息披露豁免、期权激励计划、财务内控不规范、第三方回款、同一控制下的认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经销商模式收入确认、研发支出资本化、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等十一项。
其他涉及会计师的事项包括:新增股东、整体变更时存在未弥补亏损、共同投资、季度报表审阅、劳务外包等五项。
要求申报会计师核查的事项如下表所示:

31. 研发支出资本化
32. 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其他项目差异如下表所示:

与《科创板审核问答》相比《创业板首发审核问答》增加了持续经营起算、红筹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认定、季度财务报表审阅、经销商模式收入确认、劳务外包等五项。
其他项目差异如下表所示:

· 创业板审核问答较少新增内容,基本为54条和科创板审核问答的原文。

· 随着创业板IPO堰塞湖的出现,预审员就创业板定位频频发问。未来主板注册制推出,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创业板有望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
因此,创业板审核收紧,一方面是为未来全面注册制下自身的差异化定位提前热身,同时也给不符合创业板定位的部分企业未来转向注册制下的主板上市做好心理建设。现在来看,创业板相当于全面注册制下的过渡板块。

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资本增长系统》——企业超常规发展设计辅导班


产业项目
并购项目
上市陪伴:
5D: 定板块、定时间、定成本、定路径、定市值
四维:商业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产业技术创新、股权运营创新。
三合规:财务合规、法务合规、业务合规。
市值管理:
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
其中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关键,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