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那么A股的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的,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学习吧。
A股的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的目录
怎么理解A股的上证指数
A股的上证指数是怎么计算的
A股的上证指数有哪些情况需要修正
怎么理解A股的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是最早发布的指数,是以上证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这一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时发布,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A股的上证指数是怎么计算的
上证指数计算方法: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计算公式: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其中,总市值=Σ(股价×发行股数)。
A股的上证指数有哪些情况需要修正
为了剔除新股上市等非交易性因素对指数的影响,在计算上证指数时,基期股票总市值会按照一定规则,不断进行修正。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修正:
1. 新上市:凡有成份证券新上市,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2.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 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4. 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 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6.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7. 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8.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