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和投资着都知道IPO项目成功会带来多大的好处,但许多拟IPO的企业在上市的路上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即上市失败。那么很多人就会问到,有什么原因会导致IPO项目失败呢,今天给大家解析下。
什么原因导致IPO项目失败目录
IPO上市脱离券商规范辅导要求
企业IPO各方关系矛盾激化
企业IPO使用恶劣的财务造假手段
IPO发行人在独立性存在严重缺陷
IPO上市脱离券商规范辅导要求
有的企业上市过程中,不听券商关于上市辅导规范的要求,十分自我,略懂点法律法规知识,就我行我素。在上市中,许多不许做的事情,他偏做,理由如下:中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银行等央企都这么做,上世纪上市的企业也这么做,我为何不能做。券商就说了,人家央企是国务院批准上市后才向证监会申报申请材料的啊?上世纪跟本实际政策有区别。但企业勇气可嘉,就坚持到底,作死到底。比如法规要求上市时需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券商要他处置参股企业,减少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企业以央企等为案例坚持做,而且关联交易越做越大,自寻死路挡也挡不住。
企业IPO各方关系矛盾激化
有的企业上市前没有足够重视,没有给职工股权激励,或者股权激励等事项引发员工内部矛盾,跟竞争对手恶意竞争,树敌过多。俗话说,内贼难防。外部的竞争对手防范,主要自己合法经营,对方就找不出瑕疵。但企业内部矛盾激发,则可能导致火山爆发。
企业IPO使用恶劣的财务造假手段
业绩指标是重要的上市条件之一,也是投资者特别重视的因素。因此,有了良好的业绩,才可能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但很多企业业绩出现波动,下滑,不符合上市财务要求,就动歪脑筋。特别是创业板,以前要求业绩连续增长,业绩下滑了就没法上了,许多企业就想起了财务操纵的手法。
IPO发行人在独立性存在严重缺陷
发行人的重要的销售收入、生产、采购都来自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发行人在独立性方面有严重缺陷,利润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按照规定,发行人必须拥有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体系,具有独立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在上市前,必须切断发行人与关联方的关联交易,将关联方收购或转让来减少和消除关联交易。但许多企业仍然顶风作案,带病上会,冲刺挑战发审委。
IPO 失败将对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造成重大打击,打乱企业未来的发展计划、失败导致员工流失、社会负面关注等,甚至导致企业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