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的英文全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它的中文含义是首次公开募股。IPO指的是一家企业第一次对公众出售自己的股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上市。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都会通过证券承销商发售自己股份。而借壳上市其实就是未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取得已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实现上市的目的。IPO与借壳上市很明显不一样,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到底有哪些区别:
IPO与借壳上市的区别目录
IPO与借壳上市的含义
IPO与借壳上市的差异
IPO与借壳上市的优缺点
IPO与借壳上市的含义
1、IPO上市
(1)IPO英文全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翻译成中文为:首次公开募股。
(2)具体指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或企业首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也就是以前股份不能公开对外出售,现在是首次公开对外出售股票)。
在我国根据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公开发行股票要经过证监会等上市相关审批部门机构严格复杂的审批程序流程,达到有关高标准才能公开挂牌上市。例如华为就没有IPO,新股次新股都是IPO上市公司企业。
2、借壳上市
把自己的资产注入一家已经在我国上市的上市公司,得到一定股权的同时达到自己公司资产上市的目标。例如某些中概股以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国内一时排队IPO太久,采用借壳注资上市的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IPO与借壳上市的差异
一、操作模式不同
(1)IPO上市:通过股份制改造设立股份公司;以股份公司为主体向监管部门申请发行股票并成为上市公司。
(2)借壳上市:首先要有一个壳(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资产置换等方式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将母公司的资本注入壳内,就算借壳完成。
二、发行审核
(1)IPO上市:排队企业较多,审核时间长,审核标准严格,能否成功的IPO要受到意外的经济环境因素干扰。
(2)借壳上市:审核程序简单,审核时间短,审核标准较宽松。受到大环境的干扰也较少。
三、适用范围
(1)IPO上市:适宜有大量的资金需求的大型企业,因为IPO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缺口,更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品牌认识度,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商誉,增添企业的无形资产。更能够准确的衡量企业的价值,有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
(2)借壳上市:更方便中小型快速发展的企业进行融资活动,一般来说,这种方法融资规模较小,但因其手续简便,规章简单容易达到所需的标准,同时低廉的成本有利于中小企业对资金的保护和利用而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
四、风险方面
(1)IPO上市:审核风险及发行之后股票价格迅速下跌的风险。
(2)借壳上市:需要对收购企业的资产和人员进行重整,能否成功的并购重组会面临巨大的风险,而IPO则没有此类问题。
IPO与借壳上市的优缺点
一、IPO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如下:
1、优点
(1)募集资金,吸引投资者;
(2)增强流通性;
(3)提高知名度和员工认同感;
(4)回报个人和风险投资;
(5)利于完善企业制度,便于管理。
2、坏处
(1)审计成本增加,公司必须符合SEC规定;
(2)募股上市后,上市公司影响加大路演和定价时易于被券商炒作;
(3)失去对公司的控制,风投等容易获利退场。
二、借壳上市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如下:
1、优点
(1)借壳上市可以绕过证监主管部门的一系列审查,从而缩短上市的时间成本,减少交易成本,交易迅速、确定、快速实现上市。众所周知,我国证监部门对申请上市的企业会进行一系列的审核,这一过程需要耗尽大量时间成本,采用“借壳”来实现上市可无需经过证监部门的审查,只需与壳方进行必要的交涉,这样便可使企业尽快实现上市。
(2) 借壳上市的企业无需向会公开自己企业的各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企业的隐蔽性。
(3) 控制上市定价与价值,而并非由市场决定。
(4)允许在较后时间进行筹资,定价较为明确。
2.缺点
(1)缺点是成本较高,因为在借壳上市时会有较大的重组成本以及股权稀释和摊薄。
(2)在国内借壳上市暂时无法立即进行融资,需要借壳上市运行一段时间后方能进行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