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可以运用更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实现员工股份价值,留淄吸引人才,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那么企业上市对赌协议含义及估值方法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上市对赌协议含义及估值方法目录
企业上市四大板块区别
企业上市对赌协议的含义
企业上市估值方法有哪些
企业上市四大板块区别
制度差异
沪主板和深交所中小板实行“核准制”,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实行“注册制”
市盈率
沪主板和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发行市盈率基本受到市盈率上限(23倍)的要求。而科创板发行定价采用市场化的询价方式,取消发行价格23倍市盈率的限制,通过面向专业机构的网下询价,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协商确定。
行业要求
科创板一经推出,就因5套上市标准、快速审核、打破市盈率限制等创新举措备受市场关注,但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科创板对企业所在行业也有较为明确的要求,主要面向国家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适用科创板)
“借壳上市”特殊要求
2019年10月,随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19年)第13条的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的修改,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允许被借壳已成为历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借壳仍被限定在“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范围内。(适用创业板)
企业上市对赌协议的含义
对赌协议是国外引进的概念,最初被翻译为“对赌协议”,或因符合国有文化很形象,一直沿用至今。但其直译意思是“估值调整机制”却更能体现其本质含义,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的对赌协议,所涉及问题其实和赌博无关。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通过条款的设计,对赌协议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人利益。
在国外投行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中,对赌协议已经应用。对赌协议就是收购方(包括投资方)与出让方(包括融资方)在达成并购(或者融资)协议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情况进行一种约定。如果约定的条件出现,融资方可以行使一种权利;如果约定的条件不出现,投资方则行使一种权利。所以,对赌协议实际上就是期权的一种形式。
企业上市估值方法有哪些
第1个市盈率估值法,这可能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市盈率=股价÷每股的收益,根据每股收益选择的数据,不同市盈率可分为3种: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
预测股价、对股价估值一般采用的是动态市盈率,其估算公式:股价=动态市盈率×每股收益,这里是预算的一个估值,其中市盈率一般采用的是企业所在的细分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第2个是PEG的估值法,用市盈率估值有局限性,市盈率代表的是这些股票收回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
市盈率PE=10,表示这个股票投资10年可以回本,但是有的股票市盈率可达百倍以上,再用市盈率估值就不合适了。
第3个估值方法市盈率估值法,市盈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一般来说,市盈率低的股票投资价值比较高,相反投资价值就比较低了,计算公式:股价=市盈率×最近一期的每股净资产。
这种估值方法适用于资产规模大而且比较稳定的企业,比如钢铁、建筑等传统企业都可以使用,但IT、咨询等产业规模比较小,人力成本占主导的企业就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