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中小企业发行上市,不仅能够获得大量资金,解决企业当前的发展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以及发行可转债实现持续融资,上市无疑是最佳的融资平台和融资方式之一。那么企业上市有哪些估值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上市估值的方法目录
企业上市时间要求
企业上市估值方法有哪些
企业上市核准制与注册制的区别
企业上市时间要求
如果是在国内上市的话,通常需要3年左右,如果是在香港上市的话zhi,一般一年左右即可,如果是在美国上市,那就更短了,半年左右就可以实现上市。公司IPO上市的时间,会因为选择市场的不同而不同的,因为每一个市场都有自己的上市规则。当然这个时间是基本不出什么披露通常情况下的情况,如果有其他情况,时间也会相对延长的。
企业上市估值方法有哪些
第1个市盈率估值法,这可能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市盈率=股价÷每股的收益,根据每股收益选择的数据,不同市盈率可分为3种: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和滚动市盈率。
预测股价、对股价估值一般采用的是动态市盈率,其估算公式:股价=动态市盈率×每股收益,这里是预算的一个估值,其中市盈率一般采用的是企业所在的细分行业的平均市盈率。
第2个是PEG的估值法,用市盈率估值有局限性,市盈率代表的是这些股票收回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
市盈率PE=10,表示这个股票投资10年可以回本,但是有的股票市盈率可达百倍以上,再用市盈率估值就不合适了。
第3个估值方法市盈率估值法,市盈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一般来说,市盈率低的股票投资价值比较高,相反投资价值就比较低了,计算公式:股价=市盈率×最近一期的每股净资产。
这种估值方法适用于资产规模大而且比较稳定的企业,比如钢铁、建筑等传统企业都可以使用,但IT、咨询等产业规模比较小,人力成本占主导的企业就不合适了。
企业上市核准制与注册制的区别
第一,硬条件上有所放松。无论是注册制还是目前的核准制都有一些发行上市的硬条件。这些条件在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下有所放宽,比如,核准制下要求企业要连续几年盈利,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允许没有盈利的企业上市。在此前提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要实行更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这是核心内容。
第二,实行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审核制度。发行人符合最基本发行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符合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中介机构应勤勉尽责,切实发挥对信息披露核查把关作用。发行人、中介机构应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审核工作放在上交所。审核人员对相关的报送材料和要披露的信息要合理怀疑,要充分问询,而且要问很专业的问题,严格把关。用通俗的话说,审核是要审核出一家真公司来。
第三,实行市场化的发行承销机制,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注册制试点过程中,新股的发行价格、规模,发的股票市值多少,发行节奏都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这和现在的做法有重大的区别。新股发行定价中发挥机构投资者的投研定价能力,建立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机制。
第四,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无论是券商,还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以保护投资者利益。试点注册制更加强化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义务和核查把关责任,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将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强有力追责,实行依法治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信息披露造假、欺诈发行等行为要出重拳,切实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五,完善更健全的配套措施。建立良好的法治、市场和诚信环境,特别是完善法治建设,试点注册制将更强调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增强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采取更加丰富的手段提高持续监管能力,加强司法与执法的衔接,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释,并探索完善与注册制相适应的证券民事诉讼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