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可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态,没有上市的公司很难融到资,资金基本都是自己出资来经营,但上市成功后,可以通过融资和吸引投资者来进行投资,用投资者的钱来改善公司的财务,和提升公司的市值需求。那么企业上市四大板块区别及涉及机构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上市四大板块区别及涉及机构目录
企业上市四大板块区别
上市过程中可能涉及哪些机构
IPO的概念说明
企业上市四大板块区别
制度差异
沪主板和深交所中小板实行“核准制”,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实行“注册制”
市盈率
沪主板和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发行市盈率基本受到市盈率上限(23倍)的要求。而科创板发行定价采用市场化的询价方式,取消发行价格23倍市盈率的限制,通过面向专业机构的网下询价,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协商确定。
行业要求
科创板一经推出,就因5套上市标准、快速审核、打破市盈率限制等创新举措备受市场关注,但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科创板对企业所在行业也有较为明确的要求,主要面向国家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适用科创板)
“借壳上市”特殊要求
2019年10月,随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19年)第13条的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资产”的修改,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允许被借壳已成为历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借壳仍被限定在“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范围内。(适用创业板)
上市过程中可能涉及哪些机构
企业改制上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与相关机构共同努力,主要涉及的机构如下:
(1)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保荐机构(有保荐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
(2)证券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证监会、各地证监局。
(3)地方政府: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及当地金融办。
IPO的概念说明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股票的首次公开募股,也称为首次公开募股。 在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通常是指根据中国《公司法》,《证券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的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公开向公众公开发售股票,以及首次向公众出售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