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企业的高成长性主要体现为非线性成长规律,因此很难依照单一的方法、单一的评价体系得出确定的判断,对其成长性的判断是投资创业板的一大难点。
创业板企业助推新兴产业与高成长企业的持续发展的目录
促进高成长性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体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导向
助推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及企业的生长拓展
促进高成长性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创业板以成长性为特征标志。创业板设置了相应的准入标准: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 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 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 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 000万元。这一门槛显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高成长性的基本特征。换言之,高成长性正是创业板大力发展的企业;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与创业板的根基是血脉相连的,创业板的根基坚实了,企业的高成长性就更有保障了。创业板的推出也有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而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在创业板可以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新兴行业的“率军”,支持龙头企业率军领航。创业板为我国经济转型与提升带来新机遇,着力将创新企业扶大做强,并在创业层面和品牌构建上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创业板的稳固性的良性循环”。
体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导向
创业板在深交所的正式推出,体现了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导向。在当前国家促发展、保增长,宏观调控力度不断深化、强化和细化,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为了理性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就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配套政策措施与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金融及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进效应。创业板的正式启动,恰逢时机,契合了当前与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创业板通过制度创新激励创业与资本市场,刺激内需、扩大投资、缓解就业压力以及优化经济结构,开辟了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新领域。启动创业板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为走出金融危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创业平台。
助推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及企业的生长拓展
创业板更多地面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新型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指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①。创业板以其创新机制带动创业投资、创业模式、创业企业,扶持优势企业和产业,促进经济格局的协调发展;着力助推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及企业的生长拓展;进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